暴龍蘇姨 (3.17.2000定稿) 張系國 快活林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﹐一種人熱愛恐龍﹐另一種人不愛恐龍只愛暴龍﹐後一種人又比前 一種人多上好幾倍。其實暴龍也是恐龍的一種﹐但由於它是最大的肉食恐龍﹐長相兇 狠﹐從來就是孩子們和古生物學家的最愛﹐凡是拍恐龍電影一定少不了它。最近熱愛 暴龍的人有福了﹐因為世界最大、最完整的暴龍骨骼﹐於五月十七日在芝加哥歷史博 物館公開亮相﹐和世人見面。這暴龍名叫蘇姨 (Sue)﹐但它究竟是否能夠稱為「姨」 還有些疑問。其實古生物學家並不知道它是公是母﹐暴龍叫做蘇是因為發現它的人是 一位自學成功的古生物學家蘇珊韓德律孫。 暴龍蘇姨出世的經過比電影故事還要精彩。為了這隻暴龍﹐有人發財、有人坐牢。為 了這隻暴龍﹐聯邦調查局竟出動搶骨頭﹐引發小學生流淚護骨的動人場面。為了 這隻暴龍﹐纏訟多年才判定它屬於誰。為了這隻暴龍﹐全世界的博物館在拍賣場較勁﹐ 最後芝加哥歷史博物館以八百三十六萬美元的天價買下龍骨﹐轟動一時。這故事在報 紙雜誌陸續有人介紹﹐現在就在正式展出前夕有本專著“暴龍蘇姨”出版﹐原原本本 詳細敘述故事的前因後果*。 暴龍蘇姨的故事所以有趣﹐因為它不僅是恐龍的故事﹐更暴露出真實的人性。人類比 恐龍更加醜惡﹐大約是“暴龍蘇姨”的作者史提夫費法無可避免的結論。史提夫費法 是自由撰稿人﹐立場比較同情弱者﹐對美國政府和聯邦調查局都有毫不留情的批評。 他同時敘述恐龍和人類兩條線的故事﹐出此入彼穿針引線絲毫不亂﹐作為報導文學 看﹐這本書也有它獨到之處。 早在一九九零年﹐古生物學家蘇珊韓德律孫就在南德科達州的印第安保留區發現了暴 龍蘇姨的骨骼。她這個大發現幾乎立刻引起爭議﹐因為蘇珊韓德律孫沒有受過正式古 生物學訓練﹐令科班出身的長春藤聯盟古生物學家們大感沒有面子。但一旦暴龍蘇姨 的身分確定﹐科學界再沒有話說﹐垂涎暴龍蘇姨的人反而一個個跳出來。 蘇珊韓德律孫是為彼得拉森創辦的黑山研究所工作。黑山研究所本來是合法的「化石 打撈公司」﹐在印第安保留區獵骨持有政府執照﹐並且以五千美金取得土地所有權者、 印第安土ぴ威廉氏的同意書。但暴龍蘇姨出土後威廉氏就反悔了﹐他嫌五千美金太少﹐ 要求彼得拉森多分他一杯羹。彼得拉森不肯﹐告訴威廉氏五千美金就是賣斷開採權。 天下事就是這樣﹐如果彼得拉森那時候稍微軟一點﹐很容易多花點錢就打發了威廉氏。 但拉森自認立于不敗之地﹐不肯讓步。結果威廉氏一狀告進官裡﹐事情就鬧開了。鬧 到聯邦調查局出動查封龍骨﹐雖然當地小學生抗議也無濟于事。 俗語說得好﹕“律師就是讓兩個人脫掉衣服打架﹐自己拿兩人衣服跑了的人”。現在 的美國律師還不只此﹐不僅要利也要名。彼得拉森請的辯護律師希望因此一戰成名﹐ 偏偏控方的檢察官也存了這個念頭。此人妙到見電視記者前﹐會自己先打粉底化好 裝。兩方律師既然都有私心﹐這官司有的打﹐打到彼得拉森家破人亡 --「家破」是公 司幾乎因打官司而破產﹐「人亡」是老婆受不了而要求離婚。彼得拉森學到的另一個 教訓是千萬不能和聯邦政府作對。政府一旦老羞成怒﹐就千方百計修理彼得拉森﹐起 訴書列了一百多條罪狀﹐唯一成立的罪狀是彼得拉森有次出國回來帶了幾萬元旅行支 票沒有報關﹐但彼得拉森竟因此坐了兩年牢﹗ 最後法院判決暴龍蘇姨歸威廉氏所有﹐威廉氏就拿蘇姨到紐約拍賣﹐這下驚動美國各 地的博物館﹐一下子美國大國沙文主義全出來了﹐生怕美國的國寶暴龍落入別國 之手。所以紐約拍賣竟會喊價到八百多萬美元的天價。後來有部電影“紅提琴”(張艾 嘉是主角之一) 就有些類似暴龍蘇姨的拍賣故事﹐但暴龍蘇姨的拍賣場面顯然更大。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雖然以八百三十六萬美元的天價買下龍骨﹐其實毫不虧本﹐它估計 每年會因暴龍蘇姨增加百分之二十的門票收入。威廉氏做夢也沒有想到發了大財﹐從 此不許外人到他的地挖掘﹐正是“肥龍不落外人田”。自學成功的古生物學家蘇珊韓 德律孫因暴龍蘇姨而不朽﹐也沒有虧。唯一大虧的是「家破人亡」的彼得拉森﹐但他 也出名了﹐黑山研究所生意又好起來﹐將來還可出自傳賺一票﹐所以除了損失了個老 婆也不算太虧﹐何況有了錢還可再娶個年輕貌美的。說穿了這就是資本主義﹐一切都 可以買賣。 五月十七日芝加哥歷史博物館正式展出暴龍蘇姨﹐當天我特地帶了小外孫去看。這龍 果然巨大無匹骨相清奇面目猙獰﹐連不滿周歲的孩子看了都會哇哇叫﹐難怪人家視為 國寶。科學家觀察蘇姨已有些結論。暴龍的嗅覺特別靈敏﹐所以“諸羅紀公園”電影 裡的男主角以為不動暴龍就找不到他﹐已證明並不正確。暴龍雖巨大﹐骨骼非常接近 鳥類。中國傳說的龍會飛﹐有他的道理。只是暴龍甚麼時候起意想飛﹖是否明白後來 的人類比它更壞更厲害千百倍﹐不得不一飛了之﹖如果暴龍蘇姨會說話﹐不知對人類 的巧取豪奪有何感想﹖“暴龍蘇姨”這本書因此頗值得一讀﹐也值得有心人譯介。 *Steve Fiffer, Tyrannosaurus SUE, W. H. Freeman and Company, New York 2000.